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4章 圣心不易(2 / 3)

的栽培。臣真的知道错了。”动了真情,庄清云也眼角含泪,一个头磕在地上。

“陛下,臣有话说。”梁子房坐直了身子,看见天尊冷静了半天,才微微向自己点了点头,接着缓缓说道。

“希夷真君此次剿匪,有劳。能发现朝廷内部奸细,为了将来我们东征扫除了不少隐患,有功。”说完这句,他还特意看了一眼,一旁白痴一样的高沟大兄,“冒险潜入高沟抓人,谋而少智。轻信星落蛮夷之,敢而不勇。”

“唉,你这个评价不合适。他不智不勇,怎么弄全身而退,还抓来这个高沟的大兄。朕说他糊涂,鲁莽是气话,不是评价。内侍官,记档时候,把朕前面说的气话删了。”天尊也知道梁子房是在提醒匡正自己,他金口一开,这鲁莽和糊涂的评价要是真记档,放进庄清云的考评里面,很不合适。

“是。陛下。臣以为,希夷真君此次剿匪的评价可以是,有功劳,有不足。以观后效。”

“他的不足,也是实心想为朝廷办事嘛。方法上不老到,谋略上欠火候。就是经验少,历事少的原因。所以说,要你们几个做师长的干什么?就是让你们放手多给他点机会,多多指教他。何况这事,从结果上看,还是好的嘛。”天尊的气,明显是消了。

“臣还有一个想法。”徐世功走入大厅中央,跪在庄清云身旁。

“臣以为,希夷真君这次抓了高沟的人,除了宫里的内侍官没有其他人知道,我们完全可以封锁消息。就算高沟吃准是我们抓了人,也会因为没有证据而自疑。犯险冒进骚扰我们也好,疑神疑鬼内部不安也罢。臣,不怕他们动,就怕他们不动。只要他们内部一乱,我们东征的把握就多了一分。这是其一。”

“其二,臣听了陛下前面的金玉良,如醍醐灌顶。本来想借着营州体系上下大乱缺人,派希夷真君领辽东道前部先锋司马,去那管一管,理一理。现在想来,也是臣莽撞了。他刚刚带兵灭了土匪,就去前线掌权,是人都能猜到营州的事就是他办的。不说是不是还有恶匪残余,朝中余孽,就说是其他官员,对他也会有猜忌防范,或者阿谀奉承,总之有害无利。”

“臣以为,可以先放他回京任职。或者继续京畿道做少尹,或者在兵部做个侍郎,既保护他暂时离开风口浪尖,也可以让他在具体事务上,多锻炼锻炼。特别是军务,让他多学学总是好的。臣以为,希夷真君的将来,军功必不在臣之下。”

徐世功的奏对里,用京畿道少尹兜住了底,用兵部侍郎封住了顶,最后还加了一句恭维天尊的眼光。一切都如细雨,润万物而无声。

“兵部侍郎,太急了。他才什么寿数,什么资历?京畿道的少尹,本是朕第一个想法。想了想,还是不行。毕竟这次他是有功的嘛,本来就是少尹,有了成绩表现,又做回去了,别人怎么想?朝廷的制度呢?朕批评他的话,已经解释了,是气话。是朕心疼爱护他,脱口而出的。不是评价。他不是将才,是未来的帅才。”

其实本来庄清云这个京兆府少尹,是以五品真人品衔检校署理的。要说这次因功回去以真君位份正式就任,也是十分恰当。但是天尊这样说,必然有他的想法和道理,几人都是城府极深,深于官场之道的人,当然默不作声听他继续。

“洛州。对了,世功。你前面说洛州刺史,也身陷在这场风波之中是吧?”徐世功点头确认。

“好。就是洛州。把洛州从河南道里给划出来,筹备建立洛阳府。这是前几年我们几个就商量过的事。一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下文。这事就让清云去做吧。以辽东道参将司马,领洛州刺史,专管重建洛阳府事宜。品轶就不动了。还是你徐世功的人,河南道里有什么掣肘的事,你去帮他摆平。专管洛阳府的事,是特使,河南道里解决不了的,找子房。他还解决不了的,直接来找朕。”

看见天尊说完话,对着一侧比划了一下。高大力就好像空气一样,不知道哪里冒了出来,立刻递给庄清云一个金鱼袋。要么是他和天尊心有灵犀,要么是他见风使舵的功夫已经出神入化,要么就是这一切都是事先计划好的?

庄清云早已经被几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,和这套行云流水的安排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。呆呆地拿过金鱼袋,傻傻地叩谢了天恩。如何凑建洛阳,如何招募调动下属,什么都没问。一套礼仪完成,痴痴地就要往外走。突然,他想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

“启禀陛下,臣有一事,不知能不能问。”

“说。”

“这次臣去洛州,是以军职过去,还是刺史身份过去?可不可以带家眷啊?是要住营中,还是可以买块地自建洞府呢?”

“哈哈。你这次算钦使。常驻洛州,当然可以带家属。洞府的事,朕也不亏待你。皇家在洛州也有不少山峰御苑,你自己去挑一处。地我出,建造洞府的钱你自己拿。据我所知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